昨日,瑞银发布电子元器件行业研报指出,全球LED芯片供需总体平衡,产能过剩局面进一步缓解,照明逐渐成为LED产业最主要的应用,利好中国LED产业链,未来LED芯片厂商最为受益,个股方面,最看好龙头股三安光电。华金证券最近也首次关注三安光电,并给予了“买入”的评级。
小编突然发现,三安光电最近很火。在这其中,微词者有之,赞赏与羡慕者更有之,这不,某媒体还特意刊文称,三安光电已确认为国内LED芯片绝对龙头企业。当然,也有不少人心底打满了问号——三安是如何成就如今在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三安凭什么拿那么多补贴金?
三安能发展到如斯规模,在其身上,必有LED企业应该学习的经验,小编梳理了三安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和基本概况,各位伙伴随意看之。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2008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拥有分布在厦门、泉州、天津、芜湖、淮南的7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及3家参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及化合物太阳能电池、高倍聚光光伏产品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从2008年到2012年,三安光电净利润暴增15倍,截至2012年末,已成为净资产达60亿元、总资产超百亿元的LED巨头。三安光电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45.80亿元,同比增长22.7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增长41.15%。2014年4月,公司决定在厦门火炬开发区投资建设LED蓝、绿光外延片、芯片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总规模200台MOCVD(以2英寸54片为基数折算),首期投资50亿元,注册资本20亿元(分期到位;到目前,三安MOCVD总数量已达到180台左右,且全部开满,此外三安还在不断扩产。技术上,三安光电目前主要对应中高端市场,受低端市场价格战影响很小,盈利能力有望维持稳定甚至提升。
2015年7月份,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申请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860万股A股股票。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建设“芜湖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8月3日又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8,823,500股新股,用于LED芯片项目。
自落户厦门以来,三安光电不断发展壮大,连续十年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中国芯片企业的格局,目前更加明显呈现出三安光电一家独大的情形。据2015年中国外延芯片企业营收排名,三安光电芯片营收达到45.7亿人民币,超过了紧随其后7家厂商的总和。日前消息称,三安光电预计15/16/17年实现净利润22.22/30.97/42.10亿元,同比增长52.00%/39.33%/35.94%。
三安光电前段时间抢人眼球还因为国家产业基金正式成为三安光电第二大股东。6月16日,三安光电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三安集团将其持有的三安光电2.17亿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9.07%)转让给国家产业基金,转让总金额为48.39亿元。国家产业基金成为三安光电的第二大当家。
大基金代表国家投资,意义重大。国家产业基金的出资者主要由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等政府背景单位组成,其投资的企业意味着拥有国家信用背书。国家产业基金入股三安光电,将有利于为公司提供各种资源保障,通过产业链整合、海内外并购,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做大做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跻身世界同行业前列。
对三安光电的扶持,有利于中国LED芯片谋求世界地位。根据业内观点,LED芯片产能重心正移向中国,国内产能则向三安等龙头厂商集中。大陆连续五年产能扩张全球第一,2015年产能将继续大幅扩张超越台湾成为LED芯片最大产区。同时国内产能逐渐向几大龙头厂商集中,三安光电作为绝对龙头,产能规模、技术专利和产品层次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将显著受益国际需求转移和国内行业整合进程。
另外,在前段时间众LED企业停牌“避市”之时,三安光电还于2015年7月11日与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称,双方力求探索一种最佳的军民产业融合模式,战略合作期限为十年,双方共同开发并推广室内外LED智能照明通讯(LiFi)产品、车联网系统产品、光电智能监控产品等各种集成电路应用领域,产品所需的芯片将从三安光电采购。鉴于航天研究所的国防单位性质,此次合作也有望推动三安光电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军工方面的应用,所以三安承担起国家重任发展国产化合物导体业务具有重要意义。而LiFi产品这一高毛利细分领域蓝海的瞄准和抢占,也被不少人看好。
实际上,三安光电自创立以来显示出的”大视野、大气魄“与国家大战略屡次不谋而合。2002年11月,三安光电自主生产的第一片外延片成功问世,标志着中国LED产品国产化拉开序幕,打破了国际垄断格局。据了解,三安光电组建了由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及国内光电技术顶尖人才组成的国际一流研发团队,目前已累计申请及拥有国内外专利65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76%以上。正如上所说,政府扶持三安光电,就是国家谋求世界地位。
回到最初的话题,此前,三安光电受到不少产能过剩的诟病。晶电曾估计,目前全球MOCVD机台达2,000台,今年预计新增250台,三安光电占100台,设备产能仍旧供给过剩。而种种质疑均出自于巨额补贴。
三安在LED芯片行业沉淀多年,已获得国家不少的补贴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到2014年,三安光电获得各项补贴额度超30亿元。数据显示,2010年三安光电累计收到政府补贴达7亿多元,占比2010年净利润的60%;2011年政府补贴18.29亿元,净利润占比86%;2012年超过3亿的补贴占净利润60%;2013年补贴占比45.7%。2014年度报告期内,三安光电共计获得政府补助金5.05亿元。如果将2010年至2013年三安光电收到政府补贴金额与当年的净利润相比,结果分别是60%、86%、60%、45.7%。3月31日,三安光电又获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扶持资金1.5亿元,缘由为在厦门市从事集成电路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LED芯片的产能约为4420万平方英寸,而同期需求仅为3397万平方英寸,供需比高达130%。不过瑞银近期研究表明,由于全球主要LED芯片厂商新增产能有限,且需求持续增长,2014年全球LED芯片供需比从2011年的130%,下滑至104%,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受惠于全球逐渐淘汰白炽灯,以及LED照明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全球LED照明的渗透率有望在2015年达到30%的水平。该机构研究表明,照明应用对于全球LED芯片需求有望从2011年的17%,大幅提升到2015年的54%。中国作为全球LED照明产品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球的80%产量,最为获益。
由于产业链最顶端的LED芯片制造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即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也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这也使得中国LED芯片制造企业自2011年以来大规模减少,瑞银预计目前中国能够大规模量产LED芯片的企业约为10家左右。
从增长速度来看,2010-2014年,LED芯片行业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领先LED封装和应用行业。此机构还认为,随着中国LED产业的快速发展,LED芯片企业在产业链中最为受益,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扶植力度最大,专利问题得到解决,中国LED芯片制造企业已经通过自行研发和行业并购,逐渐打破LED芯片专利瓶颈,产品技术持续提升,材料成本快速下降,且龙头企业毛利率和ROE水平最高。
估值方面,LED产业链相关企业市场一致预期估值显示,市场预期LED芯片制造企业2015/16年PE估值水平分别约为40倍和28倍,高于LED芯片封装企业的35倍和25倍,低于LED芯片应用企业的54倍和39倍。
A股LED芯片制造企业估值
其中,瑞银最看好LED芯片龙头企业三安光电,给予“买入”评级和33.80元的目标价,并看好华灿光电和乾照光电。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局限于LED上游,三安光电的目的是实现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着眼于LED整体产业发展,不断在产业上下游延伸:在上游,入股台湾璨圆、与首尔半导体合作,专利交叉共享;中游,公司与兆池股份、国星光电、聚飞光电等签署合作协议,预计未来三年订单超过10亿;下游,与珈伟股份和阳光照明合作。不难看出,三安光电正在积极地推动LED产业链的整合,预计未来会继续在这个行业进行整合,有并购重组的预期。
总而言之,三安从事LED芯片多年,一方面源于其高端定位,一方面有政府的巨额补贴,进一步扩大生产,释放产能,同时拥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精准的市场与投资眼光,通过积累丰富经验与不断探索先进技术,坚持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才得以在上游领域稳占“头把交椅”。
值得高兴的是,2015年9月12日-15日,由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中国之光网明课堂主办的“光之韵、海之魂”——2015 LED照明经销商厦门游学班将走进三安光电,带你亲身体验这家LED最优秀的上游生产厂,了解它不断延伸的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以及长远战略,学习其长期积累的先进经验。机会不可多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