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风格除了表现在不同的主题上,还潜藏在室内设计的每个细节里面,比如材料的选择。许多材料被用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惊艳效果。
常用的地板铺装材料却被用作墙面或壁橱的装饰材料,且部分墙面与天花板或走廊也采用统一的铺装装饰,形成视觉相连。
经典的马赛克图案除了应用在一楼大厅的地板及天花板之外,还覆盖了顶层阁楼上的整个地板、墙面及倾斜式屋顶,完美演绎了空间的视觉统一。
部分区域的地板则与天花板在明镜反射中相互映衬,照明设备可同时投影于地板和天花板上。
实际上,地板和天花板都未安装任何镜质设施,而是通过真实的铺装营造出延续与倒映的视觉错觉。
酒店大厅的黑色不锈钢面板材料覆盖着整面弧形墙面,使天花板上随意散落的灯光扭曲失真,如同满天繁星。
酒店大厅
编者按
酒店的评分标准在哪里?试睡员们可以罗列出一长串,光是灯具灯光就能展开几个点来说明。
当然,这些标准大多基于“客户体验”,而完美体验的背后,往往是反复的沟通、测算和演绎。
灯光设计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却意义非凡,自带“星级”。
下次出行订酒店的时候,也许可以加上一句:你们酒店的灯光设计是几星级的?
地下室
关键词:间接光
首尔小雪精品酒店的室内照明设计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施恒照:最突出的还是空间和材料的特点,灯光上使用了很多的间接光,比如间接的灯带和上照的壁灯,只在功能性需求比较大的地方才用上了射灯。
徐清流:光色纯静高雅,手法干静利落,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应该是在酒店室内设计软装搭配中对平面构成元素的反复应用。
易胜:总体的比较简洁,整体灯光氛围较为柔和。在照明手法上较多的采用间接反射式照明为主,尤其是在客房里直射式照明应用较少。
酒店建筑的外部与内部空间设计整体感较强,并且整个酒店面积才3,771平方米,共有52间客房,房型却设计了12种不同的风格,而且空间风格反差较大。
部分封闭的空间被利用成似古堡般神秘而静谧的客房,给客人带来最大限度的视觉体验。
走廊
一般而言,酒店照明的手法主要有哪些?该案例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施恒照:灯光设计方式常用的有六大类,包括上道的直接光、下道的直接光、下道的间接光、漫射光、上道下道并存而且上道占多的和上道下道各占一半。
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了大量的间接光,上道光居多,使用漫射手法等等,提供的是环境照明。
直接光塑造的是重点照明,而间接光是塑造整个空间,给人舒适感,但同时也偏向平淡,没有重点,戏剧性比较弱。
但因为项目中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和图案花纹,室内装饰性比较强,所以灯光相对弱化,主要作用在于呈现空间。
徐清流:酒店的主要照明手法有直接照明与间接照明,这里的室内照明设计主要采用了间接照明的手法为主,如卫生间、起居室的墙面等处。
易胜:酒店照明的手法主要有筒射灯直接式照明,洗墙照明,各类吊灯,灯光装置、壁灯、落地灯、台灯及各种灯槽组合的装饰照明,同时还包括一些埋地式照明和水下照明作为点缀。
这里基本上都有应用到,但由于室内设计师比较强调内部空间墙面和吊顶及地面整体的装饰性效果,尤其是在材质和图案的处理上打破了常规的设计手法,对酒店的装饰型灯(吊灯、落地灯、壁灯等)采用弱化处理,更多是希望采用间接照明、泛光照明去强调立面的材质和空间的变化。
古典阁楼套房
关键词:场景
通常酒店对私密性的要求比较高,应该怎样平衡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关系?有些房间没有窗户,通风和采光不足的情况下,照明设计可以怎样补救?
施恒照:一般的酒店主要通过窗帘来控制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关系。我觉得傍晚是最难控制两者关系的时间,开灯太亮,关灯太暗。
虽然酒店房间相对私密,但人对自然光还是会有心理的依赖,所以照明上我会更侧重傍晚和晚上灯光的打造,白天主要采用必要的辅助性的功能照明。
若要塑造氛围,可以从控制设备下手,营造出白天的场景,甚至可以根据时间变化模拟不同时间的灯光场景,这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没有窗户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色温、明亮度来补救。
徐清流:在能采自然光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尽量使用自然光、没有窗户或采光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利用人工光来模拟自然光环境。
易胜:私密性主要体现在客房区域,大多品牌酒店管理公司都会要求在房间装上电动遮阳和遮光的窗帘系统,一般和客控系统(包括灯光、窗帘、空调及电视等)整合在一起,根据客人需要可以任意选择开启。
如果是在公共区域一般是通过智能化灯光控制系统,根据一天的不同时段,预设不同的照明场景,满足早上、中午、傍晚及夜间等不同时段的亮度需求,最大程度上保证酒店的灯光氛围。
在没有采光,全靠人工照明的房间,在照明设计过程中,可以多采用空间感较强的间接光照明,多用低位照明,如通过采用向上突出立面及天花的灯槽或洗墙等照明手法,如本案里的“下沉式套房”和“古典阁楼套房”里具有大量应用。
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气氛照明和趣味照明,弱化房间无采光情况下沉闷和压抑的空间感觉,如本案的“立方体主题套房”,利用可以弯曲的明装壁灯,刻意在天花上、墙面上和地面上制造圆形的光斑,增加房间灯光的情趣性。
丛林探险主题套房
关键词:实用性
酒店照明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应该怎样平衡与结合?
施恒照:装饰与功能有时候是分不开的,比如某些酒店讲求节能,灯具大部分采用LED,但却会特别强调镜前灯要用卤素灯,因为卤素灯对人脸的还原度是最高的;或者在镜子旁装壁灯时,会要求壁灯的间距不能太大,以免照射不到……这些是根据客人的需求提出来的,是功能性的需求,而这个功能性是从装饰灯而来的。
由于精品酒店的个性比较强,着重表现空间特点,使用了大量的间接光。间接光营造了很好的氛围环境,一种类似于家的舒适体验,可是忽略了实用性,但这并不影响使用。
徐清流:酒店照明灯具的装饰性必须与室内的软装元素相统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灯具的装饰性与软装风格的高度统一。
易胜:在酒店照明中功能性照明除了用于满足酒店工作人员和客人使用需求,同时还使用在一些空间转换区域作为行走的引导性照明。
比如酒店入口、大堂接待台、会议室、多功能厅、餐厅以及一些台阶、楼梯,还包括客房门口、书桌、床头柜和洗手间梳妆台等。
而装饰性照明主要结合不同空间特点、装饰风格和需要营造的空间氛围来确定,以控制灯光气氛为主。
大堂局域采用重点下射式为主的功能性照明,客房和过道部分侧重于以间接光照明为主的装饰性照明。
拱顶套房
不同酒店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定位,在照明设计上,除了选择相应风格的灯具之外,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考虑?
施恒照:风格和主题是视觉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功能性的需求。装饰灯具的选择权一般在于室内设计师,他们考虑的主要是和整体风格的一致。
而对照明设计师来说,更需要考虑的是实用性。这里涉及到业主方、管理方和设计师三个方面,设计师考虑的主要有三点:舒适性、风格定位和功能性,其中功能性是最优先考虑的。
业主方和管理方相近,考虑的侧重点跟设计师有所不同,比如节能。设计师需要在业主和管理方定位的“室内设计风格”而不是灯光风格(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说法),来进行设计。
所以,设计师实际上是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上,塑造出与室内环境和谐一致的灯光。
徐清流:除了考虑灯具的装饰风格外,更需要考虑灯具光源的色温、显色指数、照度、灯具防眩光的性能、灯具的电气及控制的方式等等。
易胜:酒店照明在强调空间风格和装饰主题的同时,还应考虑酒店的类型,是属于商务酒店还精品酒店?是城市度假酒店还是景区度假酒店?因为不同定位的酒店对照度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
同时还有看是否是国内外比较成熟或知名的品牌酒店,因为不同的酒店管理公司,有不同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另外还要考虑酒店总体的定位是以浅色为主还是深色为主?是以金属光面材料为主还是粗糙毛面材料为主?因为不同颜色的材料,其反射率不同,因此在设计时都需要加以考虑。
镜中幻境主题套房
关键词:控制
除了客房,酒店的其他不同功能分区比如走廊、休息区、餐厅等在照明设计或灯具选择上有什么特殊要求?
施恒照:我觉得不管什么空间,要考虑的不是使用什么灯具,起码在设计初期是没有灯具这个概念的。
比如我要设计一个很长的走廊,我会考虑让它显得不那么长,因此可能会通过明暗对比来实现韵律节奏。
这是跟空间相关的,而不是灯具,因为同一个需求点能通过不同的灯具来满足,所以关键在于要充分理解你的需求点。
比如餐厅的需求点,首先是要看得见,要看得见人、看得见食物,然后比如我希望食物看起来好吃,那么就需要加强亮度;比如我希望营造温馨的氛围,则要更多地使用环境光,加入少量的重点照明;再如我希望加强戏剧性,那么可能就会去掉环境照明,全部使用重点照明……所有这些需求确定下来之后,才会轮到灯具出场,所以我认为灯具选择并不是重点。
当然,非要说有什么要求的话,最基本的就是防护、防眩光。同时,尽量弱化功能性灯具,越不突出越好,相反,装饰灯则尽量突出。
徐清流:客房一般对整体的照度要求是偏低的,局部活动功能区需要做重点照明如阅读区、洗梳区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而其他功能区如走廊,一般强调的只是照亮,对人的动线有引导性即可,而在餐厅等就餐区则对光对菜品色彩的还原性有一定要求,因此该区域对光源的显色性有特殊要求。
易胜:酒店照明中,不同的功能区有不同的照明要求。比如客房走廊照明设计,更多是以强调客房门牌照明为主,方便客人能够容易快速地找到自己居住的房间。
另外一般走道比较狭长,所以照明设计时尽可能采用光源深藏防眩,光束以中光束或窄光束的嵌入式射灯为主,灯槽和装饰壁灯的亮度适当控制,整体照明的均匀度宜小,反差适当强一些,灯光层次会更加丰富。
休息区照明设计应以柔和的间接光为主,功能性照明适当弱化,一般多以落地灯或台灯低位照明为主。在灯具选择上,灯罩必须是四面封闭的,不能出现光源外露,最好是和受控插座直接连接,方便统一管理。
餐厅照明在满足餐桌桌面照度的同时,对光的显色性要求较高,以还原并完美呈现食物的色、香、味,激发用餐的食欲。
但往往空间设计师习惯在桌上设置下垂或吸顶的装饰灯,因此在照明设计过程必须要考虑装饰灯是否有足够的光到达桌面以及是否要另外增加射灯,还是将射灯和装饰灯集合在一起;同时还必须考虑单独加射灯时,是否会被装饰灯遮挡,在桌面上留下影子……这些在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去考虑。
还有就是室内游泳池区域,主要突出水池底部照明,将水池照透,但又必须考虑眩光的控制;在水池顶部不宜采用直射式照明,应尽可能采用间接光或氛围光照明,同时需要考虑维修的方便。
梦幻套房
该案例在灯具运用上有什么特色?酒店空间在灯具选择上一般有什么特殊要求?
徐清流:灯的装饰性与光的装饰性高度统一,与整体软装风格和谐共鸣。
易胜:客房区域天花上基本没有装太多灯具,非常干净,大部分都是在墙体立面安装上照式壁灯,让光通过天花反射照向地面,装饰性灯具使用较少,以弱化表达为主。
墙面顶部或底部大量采用灯槽,使得空间灯光氛围非常柔和,总体上控制不舒适的眩光产生,同时让室内空间变得更加灵动而有层次。
酒店空间照明在灯具选择上一般要求防眩角大于35°以上,有良好的控光,显色性不低于85,满足调光、稳定性好等要求。
纯净豪华套房
关键词:精准度
国内现在类似的精品酒店的照明设计水平如何?该案例有没有可供国内设计师借鉴的地方?
施恒照:这一两年在成都出现了挺多精品酒店,大多都结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建筑,比如草堂、书院,呈现出比较“雅”的现代中式特点。
要细谈他们的灯光设计,肯定会有瑕疵,但整体氛围掌握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小雪酒店在照明手法上其实都会有点似曾相识,但是在精准度的把握上做得比较好。同时,它的空间类型比较多,注重空间体验,而这些体验很多是通过材料、图案等来实现的,灯光的作用反而没有那么突出。
还有墙壁上突出来的壁灯,在中国是比较少见的,就是因为所谓的“见光不见灯”。这个观点我其实一直都不认可,功能性的工具不一定都不好看,如果灯具是漂亮的或者有特色的,为什么不可以看?我觉得这是值得国内设计师思考的。
徐清流:精品酒店可分为度假型与商务型,本案应划为精品商务型酒店。国内现在类似的精品酒店的室内设计水平已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每个城市都有不少的类似案例。
如深圳的蓝汐精品酒店、回酒店、乐酒店,北京的瑰丽、诺金、东隅、隅舍、长城脚下的公社等,但国内精品酒店的照明设计可能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
易胜:国内类似这样的精品酒店的照明设计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该案中一些缺少自然采光的封闭式空间,以间接照明为主的手法,让单调的空间变得更加具趣味性,这样的照明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立方体主题套房
关键词:舒适性
请您分别站在体验者和设计者的角度评析这个案例,并谈谈您心中理想的酒店室内照明空间是怎样的。您印象中有哪个类似的酒店室内灯光项目达到了你的理想标准?
施恒照:我的观念里面一直没有标准答案,首先你得知道这个酒店是什么类型的,比如商务型的酒店,除了舒适性之外,便利性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度假型酒店来说,舒适性就是最大的要求,能把客人留在酒店里才算是成功的……
不管哪种酒店类型,舒适性是最首要的,其次是便利性,接下来才是针对不同类型采用的不同设计手法,价格是最后才要考虑的。
徐清流:理想的酒店室内照明空间是灯具的装饰性与光的装饰高度统一,国内的酒店室内灯光达到理想标准的有上海半岛酒店、北京瑰丽酒店、广州的文华东方酒店、深圳的君悦酒店等。
易胜:从体验者的角度我觉得这家酒店给我是视觉体验还是非常强烈的,12种主题客房,均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并且对每种房型会有强烈的好奇心。
从设计者的角度我觉得首先要对酒店消费人群进行定位和细分,然后再根据酒店的风格和主题,以及材料的选用和构成,进行规划。本案在进行空间材料的应用上,有些房型墙面的装饰性过于强烈和密集,待久了会给人略有不安的感受。
在国内从主题酒店来看,上海外滩老码头的“水舍”精品酒店给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视觉感受。残垣断壁的历史遗迹的沧桑感和工业感较强的现代酒店氛围,在灯光的烘托下产生一种过去与现代的跨时空对话,给客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的体验。
宴会主题套房
该案例的设计手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哪些不足?如果由您来处理这个案例,在照明和灯光方面您会有什么想法和创意?
施恒照:我觉得首先应该了解业主和管理方的要求,并不是我自己想要怎么做,而是去沟通。国内一直有一个争议点:照明设计到底是一个辅助工作还是主要工作?
我认为不论是辅助还是主要的,照明设计都是很重要的,但并不代表我要强出头。
设计和艺术最大的差别是限制,照明设计的限制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业主的喜好和成本控制,管理公司的功能性需求,还有室内设计师对整体风格和氛围的要求。
比如案例中类似于酒窖的房间,室内设计师可能希望看到整个空间的肌理,不希望在天花处出现挖洞,所以这里使用了几个吊灯,乍看好像满足了这个要求。
在我看来这么多的灯显得有点凌乱,可以多考虑一下,也许会有更好更干净的处理手法。
这些其实都在于和室内设计师的有效沟通,因为不同的需求不可能用同一个答案去解决,所以我没办法说我会怎样去改造这个空间,但是经过沟通之后,我就可以告诉你我的答案。
照明设计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与它没有标准答案。
徐清流:本案例在灯具的装饰性与光的装饰性的处理手法上有不少值得学习之处,而在局部功能性照明的处理上则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日内瓦套房洗浴区的台盆上都没有射灯作重点照明。
如果由我来处理,在灯光多媒体设计及与消费者的互动性上可做更多发挥!
易胜:在客房照明中以间接光漫反射为主要照明,减少直射光,尽可能地保证天花的干净,营造出柔和的光环境,让客人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不足之处:一些局部引导性空间,缺乏细部重点照明。大堂的直射光偏多,灯光较为平淡,眩光较严重,接待台不够突出。另外,酒店大门入口的雨棚应增加下射式照明。
如果由我来设计,我会在大堂区域加强接待台的重点照明,在接待台背景墙面增加从地面向上的洗墙灯,强调垂直面的照明等次和亮度;再把天花下射灯弱化处理,将其改为LED光纤灯,制造出星空般的灯光效果。
下沉式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