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知识

松下关闭两家照明工厂 | 美科学家开发成本更低的LED技术 | 荧光蛋白生产的LED寿命长

松下启动新一轮重组:关闭两家日本照明工厂

  据日本媒体报道,松下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结构重组,计划在今年9月底之前关闭两家位于日本本土的照明设备制造工厂。


  2014财年,松下完成了对电视、半导体及其他亏损的数码业务的重组。接下来松下将重点对照明、电池等六大低收益率的业务进行改造。


  松下照明系统子公司旗下的这两家工厂分别位于大阪和东京,大约250名员工将输送到其他工厂。这两家工厂关闭后,生产将转移到附近的伊贺市和丹波市工厂。松下将投资10亿日元(818万美元)用于伊贺工厂和丹波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松下计划将这两家工厂的产能提高30%,进而提高松下照明设备的整体产能。


  松下还决定在今年10月底之前关闭其位于印度尼西亚的LED照明设备工厂,今后所有销售日本的照明产品都将在国内生产。松下对这项业务进行改革的措施还包括有效的研发费用支出,以及转向高盈利性的区域。


  “在上一财年我们完成了结构改革,”松下社长津贺一宏说,“聚焦这六项业务,我们的目标是要让销售增长推动利润提升。”

 


TCL高管大变阵 华星光电CEO换人

  刚刚发布半年报的TCL集团进入多事之秋,虽然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增长,但在人事上却意外迎来多人换岗。


  从TCL内部了解到,TCL多媒体总裁郝义已正式辞职,离开TCL。郝义原为TCL多媒体CEO,2014年底,TCL集团总裁、时任华星光电CEO的薄连明出任TCL多媒体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成为多媒体事实上的掌舵人。2015年6月,TCL宣布由薄连明正式出任TCL多媒体CEO,郝义改任多媒体总裁,这一原先没有的职位被认为是挂名虚职。当时TCL内部就在风传,郝义即将离开。


  1973年出生的郝义2004年加入TCL,迪达尔照明曾经担任董事长李东生的商务助理,英文流利,在出任多媒体CEO之前曾担任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目前尚不清楚郝义离开TCL之后的去向。


  出人意料的是,薄连明本人的职务也有调整。8月起,薄连明不再担任华星光电CEO,改任华星光电董事长,由总裁金旴植代理CEO。华星光电作为TCL的“现金奶牛”地位举足轻重,董事长一职一直由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亲自兼任。2015年上半年,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81.67亿元,净利润12.4亿元,在集团全部20.89亿元净利润中占了60%。


  这次薄连明卸任华星CEO,业内普遍认为是由于薄连明需要集中精力抓TCL多媒体,毕竟多媒体的盈利压力比华星大多了。2015年上半年TCL多媒体销售收入121.71亿元,同比上升1.08%,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滑19.9%。TCL彩电虽然在全球出货量排第三,但在中国市场已经落后于海信和创维,同时还面临乐视等互联网品牌的分流。


  华星光电代理CEO金旴植来自韩国,曾任LG显示副社长,2010年华星光电成立之初加入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带领韩国技术团队。目前是TCL集团副总裁,华星光电总裁。


  2015年5月,从海外归来的韩青也已经正式离开TCL。韩青离职前担任惠州酷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负责TCL 的O2O业务开展。2010年之前韩青担任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曾一手带领TCL彩电进入中国市场前三,2010年离开赴美,2015年回归。韩青离开TCL后转型做投资,O2O公司董事长一职由薄连明接任。


  2015年6月,TCL通讯COO王激扬因病休假,王激扬6月25日在微博上宣布:“确因身体原因,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进入治疗和锻炼模式。这一周多时间,手头的工作已经顺利交接。”王激扬的COO一职由TCL通讯CEO郭爱平暂时代理,目前他仍担任TCL通讯执行董事。虽然王激扬还没有正式离职,但业内普遍认为他很可能就此离开。


  王激扬是除郝义之外TCL少有的70后高管,他于2001年3月加入TCL,历任TCL通讯高级副总裁、COO,2011年1月起担任TCL集团副总裁。


  再加上8月底刚刚转投乐视网的原副董事长韩方明,TCL今年已经有4位高管相继离开,对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TCL来说,人才的流失可能比业绩下滑更难以承受。2015年上半年:,TCL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66.84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同比增长5.54%至20.89亿元,华星光电、TCL通讯科技、金融和创投贡献利润较大,而TCL多媒体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近20%,显示出集团向智能电视的转型压力巨大。



 

德研究人员用荧光蛋白生产LED 成本低寿命长

  LED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生产白色LED的两种方法不是成本太高,就是产品使用寿命短,限制了该产业发展。最近,德国纽伦堡—埃朗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荧光蛋白材料,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使白色LED的生产变得既简单便宜,又安全环保,同时还使产品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与白炽灯、卤素灯等照明材料相比,白色LED具有寿命长、能效高、环保及易维护的优点,但缺点是价格偏高,这主要是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所致。白色LED的生产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在蓝色LED的表面涂上磷或稀土无机材料,此法生产的白色LED使用寿命长、亮度好,但工艺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利用有机LED,在两个电极之间嵌入像三明治状的多个有机半导体层,这种工艺相对简单,但产品亮度和寿命要差。


  一个理想的方法是将这两种工艺结合起来,纽伦堡—埃朗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是基于这种想法来开展研究的。该大学先进材料工程系的柯斯塔博士与合成生物学教授绍内瓦尔德教授合作,发明了一种既简单又廉价的生产工艺。他们将荧光蛋白涂在一种橡胶材料上,然后嵌入到LED中。柯斯塔介绍说,荧光蛋白既环保又便宜,还容易调色,彩色或白色都可以控制。唯一的缺陷是荧光蛋白只有在缓冲水溶液中才稳定,所以无法在常规涂层工艺中应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必须解决荧光蛋白在高温、潮湿等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


  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涂层技术。他们将荧光蛋白涂在一种凝胶状材料上,这种凝胶由蛋白水溶液及一种聚合物的共混物组成,聚合物的作用是使蛋白质水溶液连接到网状凝胶上,并维持必要的湿度。他们通过真空干燥使凝胶转换成一种橡胶材料,然后将其用于白色LED的多层涂层。柯斯塔称,他们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制成了寿命长、能效高、环保又廉价的白色LED。他表示,这一生产工艺有望应用到下一代LED的工业化生产中。


 


 

美科学家开发出更高效/成本更低的LED技术

  据NDTV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新开发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发光二极管,有助于推动LED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工业和制造工程助理教授余志兵(Zhibin Yu,音译)解释说,“新开发的发光二极管可能彻底改变照明技术。通常而言,LED照明灯具的成本是一大问题,节约的能源不足以抵消LED的高成本。新技术可能改变这种状况。”


  余志兵与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李俊强(Junqiang Li,音译)和博士生斯里·加内德·巴德(Sri Ganesh Bade)和单昕(Xin Shan,音译)在内的团队联合开发了这一技术。


  NDTV表示,余志兵在开发新LED技术时综合使用了有机和无机材料。这种材料能发出蓝、绿或红光,能用来生产灯泡。


  但它真正的特别之处是其制造远比市场上的现有产品要更简单。为了生产期望的产品或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LED材料要求工程师把4或5层材料“叠在一起”。余志远发明的材料只需一层即可。他说,“在未来的制造过程中,处理多层材料是一大挑战。”


  NDTV指出,这项研究对于LED技术的开发至关重要。LED技术正在迅速成为降低电能消耗的一种途径。LED照明灯具已经上市销售,但由于与材料有关的成本和质量问题,普及速度一直很慢。

本文链接:http://www.dietal.cn/dde/news/2015-9-1/1160.html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9/1 9:32:33  【打印此页】  【关闭